存款搬家趋势日益明显 银行与储户都该理性应对
原标题:每经热评|存款搬家趋势日益明显 银行与储户都该理性应对
每经评论员 张寿林
近两年来,银行存款利率经历了多次下调,每当存款利率下降,储户的资金搬家冲动便更加明显。不过,“存款搬家”并不是指储户彻底放弃银行储蓄,而是指在资产配置过程中,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降,储户逐渐将部分存款资金转向更高收益的投资渠道,这一趋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
从整体上看,上半年银行业的存款增幅同比明显回落,尤其是部分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出现了罕见的存款负增长。数据显示,7月末银行理财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3%,而当前银行3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却不足2%。这一显著的收益率差距吸引了部分投资者将存款转移到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中,符合市场化背景下资金追求更高回报的内在规律。
笔者认为,银行业需要理性面对存款规模下降的事实,不与趋势对抗,避免采取各种无谓的花式创新来试图阻止这一趋势的发生。例如,一些银行为了在季末时点冲存款规模,通过手工补息的方式变相高息揽储。这种做法既与降息政策相悖,也可能面临监管风险。今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了《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明确要求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以维护市场合理竞争秩序,强化存款利率调整效果,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银行可以在存款结构调整方面积极作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整个银行业的对公活期存款整体回落,下滑势头明显。这反映出银行在维护对公客户方面存在不足。因此,银行可以在服务对公客户方面加大投入,通过提供更多个性化增值服务,如进一步的费用优惠等措施,提升企业客户的满意度,从而巩固对公存款。银行还可以围绕企业账户创设更多增值服务,使企业真正感受到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
储户一方,在存款搬家至理财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存款与理财的本质区别,二者并非可以简单平移替代。存款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储蓄方式,而理财产品则具有一定的风险。储户在作出决策前,应充分了解各类理财产品的风险特征。存款和理财对应的资产配置需求不同,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明确具体的资产配置策略。在明确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再行动不迟。对于理财产品可能出现的净值波动甚至亏损风险,储户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在可预见的将来,存款搬家已是一个明确的趋势,银行和储户都需要理性应对这一变化。银行应调整策略,优化存款结构,提升服务质量,避免无效创新;而储户则需要明确存款与理财的本质区别,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只有通过合理的策略和调整,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实现资产的有效配置和管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松琳